2007年3月23日 星期五

這則廣告的經費,是募集而來的。

medium_DMA4-medium.jpg讀了 HOW 的〈我寧願這些都不必要發生〉。我有一種混雜著僥倖和遺憾的心情。僥倖的是,沒有機會陷進這件事;遺憾也是,沒有機會陷進這件事。我想起大妹小妹臨出生前,慈濟通知我捐骨髓,妻矛盾到難受的心情;還有,上週和朋友在高速公路上聊的話題,「理想」。


論文沒寫完的,生活費不知道在哪裡的,工作暫時放下的,被父母 / 親友投以異樣不諒解眼神的,甚至丟下了自己的生活節奏,讓身邊的人難過說著「我不是反對你做這些,但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這樣投入一場又一場的事件裡,我們未來的生活是不是都要如此?我們能有一個工作與生活的區分嗎?你繼續做你想做的事情,會不會我們到最後距離就越來越遠…


我們面對的是不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其實所有人都深陷其中,無力進行什麼改變。只好壓下我們的人性,依照可能出現錯誤的法律,依照一些基本的規矩做事。我們都以為我們無力了,就像負責運送猶太人進集中營的納粹軍官,他只是在做一份他自己的工作,卻從來沒想到他的工作意味著什麼。這個廣告,如果能有什麼效果,我希望能讓更多人開始想想我們到底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台灣,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公共空間,以及參與公共事務的方式。大家都有家要養,都有一些最瑣碎的生活要過。熱血並不能保證明天會有飯可以吃,於是只好壓抑下那些可能出現的關懷,讓自己成為冷漠的一份子

不是真的冷漠了,只是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對政治如此,對社會運動也是如此。

尤其是對社會運動,這樣的冷漠你們可以說是一種無知,但我覺得他很有道理。可能社會運動者身先士卒,希望「喚醒」這個社會,但絕大多數人不是不願意關心,而是他們從來沒有辦法用他們能瞭解的語言,聽懂這些社會議題,聽懂你們的話,知道他們能做些什麼。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困境,包括我。太多的理論,太少的生活,消失的行動。就是這樣,滑鼠搞運動。


對這樣挫折的心情,魚骨頭以〈逐漸地認出自己〉給予回應和打氣。

謝謝,加油。

延伸閱讀:
支援前線
理想的藝術節:樂在生活,跨界串連
今天不行動,明天就拆到你家
樂生與捷運共構的問題︰五個方案之比較
因為樂生案,來看奧克蘭的舊郵政大樓變成客運總站。

[+] 繼續閱讀…

2007年3月21日 星期三

京都攻略,美食地圖。

多桑卡桑要出國玩了,做了地圖MyMaps at MapBuilder.net,給他們參考。

哎,好想去啊~~

[北區]
- キャピタル東洋亭本店 / 傳七壽司
[右京]
- 芹生 / 魚山園 / 呂川茶屋 / 寺子屋本舖
[左京]
- 瓢亭 / 聽松院 / 匠壽庵
[東山]
- 白泉屋 / 都路里 / 菊乃井 / 長樂館 / 鳥久 / 重(i tsu) / 壹錢洋食 / 天周 / 平野家本店 / 本家西尾八ッ橋 / 松葉蕎麥‧總本家松葉 / 梅園清水店 / 七味家本舖 / 下河原阿月
[上京]
- 御所虎屋京都店
[下京]
- 東寺餅老店
[中京]
- かつくら(名代豬排) / 魚心 / 榷太呂 / 三嶋亭 / 京乃雪本舖‧豆腐茶屋

[+] 繼續閱讀…

2007年3月20日 星期二

鳥、駱駝與鯨魚的故事。

那天,全家女性同胞都睡了,我不知怎麼的發現了 ipa 的新爐灶。開心之餘,就興沖沖的翻東翻西亂看一通。

然後,我讀到了這樣勁爆的句子

「不然,駱駝就太折磨自己了」


medium_DNA.jpg好奇心不只會殺死貓,還會害天空走路男睡眠不足。就這樣,我幾乎熬了半夜,讀完約三分之一的《工作 DNA》。睡了三小時之後,叫小夜(和自己)起床,出門上班……。

從第一次發現《網路與書》而一路買齊訂購到(意料之中的終於)停刊,接著開始注意跟出版業有關的消息,觀察一些大塊的書系……,一直很佩服郝明義。

現在,更佩服了。

[+] 繼續閱讀…

啊,簡媜。

〈小徑〉,恍若欲/得越過千山萬水。

當然,確實是千山萬水,但我提的不是這點——是那遠端的異鄉風情;是那依然瑰麗的文字塊壘;是那閒適閱讀的不再。

千山萬水,縱領帶甲刀兵之無敵吞山河城邦之氣象也,跨越不能。

這人擅長與「老」字和平相處,朝黃昏之路走去卻一點也不想掙扎。這人尚未失去尋找快樂的能力,認為活在當代而能不得憂鬱症也算一樁值得裱框的人生成就。這人對社會沒什麼信心,但對文學仍有熱情,自認最好的作品尚未寫出。


所幸(抑或是不幸?),靈魂蒼老如故。

喟然無言,只得吐出一句,「啊,簡媜。」

散文是化煙塵為朝露的行業。

[+] 繼續閱讀…

2007年3月17日 星期六

300

導演:Zack Snyder
2006/美/Colour/117mins
IMDb: 300


幾個月前看到預告片,就深深拜服——誠神作也!影片的色調和動畫的形式讓我想起 Avalon,連配樂都熱血的很。

所以,今年,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進了戲院。

300 的意識型態不值一提——這擺明了就是正邪對立的乒乒乓乓片,還要期待什麼呢?就像沒有人會去計較文藝愛情片沒有刺激的動作鏡頭啊。但是,以動作片的標準來說,我覺得導演已經創造了經典。而劇情的部分,在大家都知道這300個人注定掛點的情況下,結尾還能營造驚奇感,實在是很不錯了。

男人猛,女人美,賞心悅目,愉快之至。








延伸閱讀:
Wikipedia:300

[+] 繼續閱讀…

2007年3月16日 星期五

一個人的狂歡。

今天,一個人,不想回家。

在辦公室有一搭沒一搭的加班,想著阿桑的〈葉子〉。明天,去看早場的神作

[+] 繼續閱讀…

2007年1月29日 星期一

麥兜之……抖腳還是抖頭啊?

像是點頭狗的麥兜,看得頭都暈了。

[+] 繼續閱讀…

2007年1月26日 星期五

帕蘭薩斯大圖書館。

關於 帕蘭薩斯大圖書館……

克萊恩的歷史是在巨大的歷史洪流中由永恆之人、帕蘭薩斯的阿斯特紐斯記錄的……。這些書籍被保存在帕蘭薩斯大圖書館裡並對所有人開放。


帕蘭薩斯城的阿斯特紐斯坐在大圖書館中的書房,依舊用著同樣清晰、鐵劃銀勾的筆跡記述著歷史;從諸神踏入這世界的第一天開始,一直到這本鉅作永遠閣上的那一天,這筆跡都從來沒有任何的更改。


阿斯特紐斯被稱為不受時光影響之人。傳說中他是第一個踏上克萊恩的人,也會是最後一個離開克萊思的人。


他記錄著所有逝去的歷史。他知道在過去和現世發生的一切。


目前狀況是逐日剪貼,反向擴展至去年十一月。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從個人板精華區搬移過來,從蘇建和案開始。

剪報人生啊~ XD

[+] 繼續閱讀…

2007年1月24日 星期三

新聞資料庫計畫。

Blogger 改版了!

後台介面好用許多,模版模組化,獨立介面的連結清單,可以設成隱藏格(限定閱讀),而且終於有了分類彙整的功能。看來可以執行個人版新聞資料庫轉 Blog 的計畫了。

以後就直接在上面剪貼吧。無窮無盡的剪貼人生哪。(淚)

延伸閱讀
如何將 Blog 當做緊急關頭的禮物

[+] 繼續閱讀…

2007年1月23日 星期二

Code of Force。

Peace is a lie, there is only passion.
Through passion, I gain strength.
Through strength, I gain power.
Through power, I gain victory.
Through victory, my chains are broken.
The Force shall set me free.
—〈Sith code〉


There is no emotion; there is peace.
There is no ignorance; there is knowledge.
There is no passion; there is serenity.
There is no death; there is the Force.
—〈Jedi code〉

[+] 繼續閱讀…

2007年1月18日 星期四

恐懼,以及人之極限。

玲主編針對人該如何面對恐懼提出諍言,我想到前一陣子思索的仇恨——仇恨的出路是什麼?仇恨的源頭是什麼?

很自然的就想到 Yoda 大師的警句:

Fear leads to Anger. Anger leads to Hate. Hate..., leads to suffering.


我想,人當誠實面對/理解自己的恐懼、憤怒。

貪心一起,就會與人計較、比較;比不上別人就會生氣,一生氣便會失去智慧、理智。

—《靜思語》‧證嚴


「是了,凱達爾試過害怕嗎?」
「有啊。」
「在戰場上掌握不到狀況時,那是任何戰士都會害怕的。」
「你們千萬要記著,真正的危險並不是遇上敵人,而是被恐懼感包圍的時候。」
「那時候要怎麼辦呢?」
「當你遇上不能理解的狀況時,你應該毫不保留的接受它,不躁不急的觀察它……再確保自己的位置。」

—《GUNNM》‧木城幸人


而關於人的改變改變的正當性改變的途徑……。我那天跟朋友說,(教育)改革是幾十年的事。想要畢其功於一役,既不可能,也會是一場災難。太過短視,才會想一改就好,如果一改不好,就怪罪改變。

十年前,在人本社的社板,峻楓這樣跟我說過:

人,他就是人。
別期望所有的人都能無視於自己的不同,
而能在這種不安全感裡怡然自得。
或許你會說這是種墮落,但學不會尊重別人的心理,
對你而言不也是一種墮落嗎?
用真心期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遵循理想向前走,
更用真心接受有很多人為跨越心理不安全感而選擇與眾相同!


至於價值規律/真理的判準……

當抽象的價值規律,不合於活生生人類血肉真實的尊嚴渴望和生活需求時,不切實際的應該是這個抽象的價值規律,而不是內涵飽滿、具體鮮活的尊嚴與社會需求。「真理總是具體的」,這是20世紀最偉大的劇作家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向來喜歡徵引的列寧名句;真理也不會站在具體的尊嚴價值與社會需求的對立面,特別當這個對立面是抽象的價值規律時。


林東璟在評論《再見列寧》文章中引用曼威‧柯司特的觀點:

曼威‧柯司特認為,理論及意識型態敘事可以是工具,用來指導集體行動,但理論僅能是工具,「而且要根據經驗加以修正」,否則,如果錯把工具(理論)當目的(實際的生活),則所有的烏托邦理想都將導致恐怖的生活樣貌。柯司特進一步指出,相對成功的政治實踐總是在歷史的限制中向前走,不是跳躍前進,而是依社會演化的模樣進行調整,並接受人類行為緩慢轉變的事實及其漫長歷程。

也就是說,任何意圖劇烈改變社會現狀的理想和訴求,都要配合歷史的實際情況和步調,如果群眾明明跟不上先鋒部隊(知識份子)的步伐,知識份子卻仍然強行實踐理論教條時,他們「可能會成功並重塑社會,但通常是在壓制靈魂和折磨肉體的情況下完成。


延伸閱讀:
教師的自我反省與協同反省: 策略與品質的提升

[+] 繼續閱讀…

小畫家是用來作什麼的?

對,就是小畫家,就是窗戶系統裡的附屬應用程式裡的小畫家

你會用它來畫圖?看圖?修圖? ……?

我?我都用來 print screen 而已。連看 .bmp 我都懶得用小畫家。

衝阿 小畫家!!是關於偉大的阿洗先生,因為受了刺激,熱血之下,用滑鼠加上小畫家完成了神作,還配了音樂:Outkast - B.O.B. (Bombs Over Baghdad) / Missy Eliot - Lose Control。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越難用的工具,越能激發人的可能性。別再抱怨你的工具,別再抱怨你的環境了,衝了吧

[+] 繼續閱讀…

2007年1月16日 星期二

早逝的焦慮的靈魂。

瑪露是碧娜‧鮑許舞團早期的重要舞者,伍國柱進學校時,瑪露的女兒也正好與他同班。有一天上芭蕾課,伍國柱繃緊了肌肉全神貫注做出平衡。此時,瑪露把手搭在他肩膀上,輕聲對他說:「你永遠不會成為巴瑞辛尼可夫,所以不要再試了,做你自己就好。」


一心想盡快趕上同學水準的伍國柱,繼續挺著他依然魁梧的身體認真上課,每位老師的期末評語都是說:「太用功了。」話語裡既有肯定又有惋惜。瑪露也沒滿意過。有一回,她忍不住又吼起來:「做這個動作有必要這麼用力嗎?我如何才能讓你放鬆?要不要我和你做愛?」瑪露的女兒就站在伍國柱身後。


「你只有一個身體,你不能改變你的骨頭,唯一的出路就是和它工作。」瑪露斬釘截鐵地說:「我要是再聽到你抱怨你的身體,我就再也不管你了。」

「我以前一直認為要成為一個舞者,就要有舞者的『樣子』,但這一剎那,瑪露讓我瞭解:我就是我,我不應該一直在技巧上追求,而是如何讓技巧成就『人』本身。」


前些日子,雲門替伍國柱辦了一場開心派對,碰巧讀了這則新聞,腦海裡就響起,「啊」的一聲。這個名字,伍國柱。

上一次讀到這個名字,是羅曼菲走了;再上一次,是伍國柱自己走了;再上一次,是和妻一起看了他編的《在高處》

那在舞台上的十幾二十名舞者,真是累壞了。我當時就想,是誰編出這樣的舞啊?

我想著自己年少時,如此熱切的追求那些不屬於當時的自己的年紀的東西,那些既憂鬱又自戀又憤怒又自傲又蒼白的日子。那些焦慮。不知該感到遺憾,或是驕傲?

稍息的林懷民立正的伍國柱

延伸閱讀
一趟跳自己的旅程
Bravo﹗ 伍國柱!
現代舞的家庭傳奇

[+] 繼續閱讀…

2007年1月15日 星期一

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天雨時晴生活靜好一切無事,夜白飛雪居從清簡諸事平寧。


以上都與我無緣。 orz

加油,下週要全家大團圓啦!

[+] 繼續閱讀…

2007年1月8日 星期一

你需要打氣嗎?你渴望鼓勵嗎?

紅色長角三倍速長輩有開示

我笑了。

燃燒吧,小宇宙!

[+] 繼續閱讀…

天使為愛而生。

呃,本格跟某天團一點關係都沒有,標題純粹剽竊……。

正在寫一篇伍國柱的格,碰巧逛到某格,看到天使超閃亮面容

好渴望的夢啊,天使的演唱會。

其實仔細想想,我也是妻的天使,哈哈。(不知道在得意什麼,飛踢~)

[+] 繼續閱讀…

2007年1月3日 星期三

Make Love, Not Warcraft。

既然宅男人生與我無緣,就看南方公園聊作安慰吧。

Tyuan 先生引介巨龍之喉 Hartmann 所貼出、修改過的《南方公園之魔獸世界》(South Park Warcraft Episode: “Make Love, Not Warcraft”)最新第十季 22 分鐘版之中文字幕。


[+] 繼續閱讀…

大妹小妹的名字。

關於大妹小妹的名字,大妹品伃,小妹品伶,願品伃有才,品伶有藝,平安喜樂,(澤被爹娘)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姓氏部分,秉持對父權社會一貫的反抗,響應民法親屬編修正條文的進步性,大妹小妹跟著媽媽姓。

鑑於現行法已無招贅婚制度,且實務對於現行條文所定「母無兄弟時,得約定從母姓」之適用產生爭議,爰參考各界意見,兼顧子女利益、家庭和諧、身分安定及交易安全之要求,將現行條文所定子女原則從父姓之規定,修正為子女之姓氏原則上由父母於子女出生登記前約定從父姓或母姓。如約定不成者:甲案(行政院版本)明定得請求法院依子女之最佳利益酌定之;乙案(司法院版本)抽籤決定之。另增訂子女變更姓氏之要件及次數限制等相關規定,以應實際需要。(修正條文第一千零五十九條)


好久了啊,當年的公聽會、婦女新知、顧燕翎、沈富雄。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