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8日 星期四

恐懼,以及人之極限。

玲主編針對人該如何面對恐懼提出諍言,我想到前一陣子思索的仇恨——仇恨的出路是什麼?仇恨的源頭是什麼?

很自然的就想到 Yoda 大師的警句:

Fear leads to Anger. Anger leads to Hate. Hate..., leads to suffering.


我想,人當誠實面對/理解自己的恐懼、憤怒。

貪心一起,就會與人計較、比較;比不上別人就會生氣,一生氣便會失去智慧、理智。

—《靜思語》‧證嚴


「是了,凱達爾試過害怕嗎?」
「有啊。」
「在戰場上掌握不到狀況時,那是任何戰士都會害怕的。」
「你們千萬要記著,真正的危險並不是遇上敵人,而是被恐懼感包圍的時候。」
「那時候要怎麼辦呢?」
「當你遇上不能理解的狀況時,你應該毫不保留的接受它,不躁不急的觀察它……再確保自己的位置。」

—《GUNNM》‧木城幸人


而關於人的改變改變的正當性改變的途徑……。我那天跟朋友說,(教育)改革是幾十年的事。想要畢其功於一役,既不可能,也會是一場災難。太過短視,才會想一改就好,如果一改不好,就怪罪改變。

十年前,在人本社的社板,峻楓這樣跟我說過:

人,他就是人。
別期望所有的人都能無視於自己的不同,
而能在這種不安全感裡怡然自得。
或許你會說這是種墮落,但學不會尊重別人的心理,
對你而言不也是一種墮落嗎?
用真心期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遵循理想向前走,
更用真心接受有很多人為跨越心理不安全感而選擇與眾相同!


至於價值規律/真理的判準……

當抽象的價值規律,不合於活生生人類血肉真實的尊嚴渴望和生活需求時,不切實際的應該是這個抽象的價值規律,而不是內涵飽滿、具體鮮活的尊嚴與社會需求。「真理總是具體的」,這是20世紀最偉大的劇作家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向來喜歡徵引的列寧名句;真理也不會站在具體的尊嚴價值與社會需求的對立面,特別當這個對立面是抽象的價值規律時。


林東璟在評論《再見列寧》文章中引用曼威‧柯司特的觀點:

曼威‧柯司特認為,理論及意識型態敘事可以是工具,用來指導集體行動,但理論僅能是工具,「而且要根據經驗加以修正」,否則,如果錯把工具(理論)當目的(實際的生活),則所有的烏托邦理想都將導致恐怖的生活樣貌。柯司特進一步指出,相對成功的政治實踐總是在歷史的限制中向前走,不是跳躍前進,而是依社會演化的模樣進行調整,並接受人類行為緩慢轉變的事實及其漫長歷程。

也就是說,任何意圖劇烈改變社會現狀的理想和訴求,都要配合歷史的實際情況和步調,如果群眾明明跟不上先鋒部隊(知識份子)的步伐,知識份子卻仍然強行實踐理論教條時,他們「可能會成功並重塑社會,但通常是在壓制靈魂和折磨肉體的情況下完成。


延伸閱讀:
教師的自我反省與協同反省: 策略與品質的提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