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老的,不只是嗓音。
晚上聚會結束,孩子們都睡了,我讀著紀伯倫的《先知》,不願/能成眠。
忽然,瞥見派大的預告,一看時間,天哪,「預告」快要過期啦。感謝網路,沒有FM,照樣可以聽廣播。
第一次聽到 Joanna,是在 The Wall,那晚,她是我和妻共同的驚喜。
磁性的嗓音固然令人驚豔,這也是唱片公司主打的策略,但 Joanna 並不止於此。她不雕琢演唱技巧,但她的聲音滿是清晰的表情,聽她唱歌,可以明明白白的知道她對那首歌的感覺是什麼,是最直見性命的詮釋方式。
後來,偶然聽了她新專輯中的片段,我有了遲疑。是的,迷人依舊,但總覺得,很不像她當晚的表演。
直到今晚,那矛盾的謎題才有了答案。
節目一開始,Joanna 談及她對自己新專輯的看法,一副往事不願回首的感覺;談到她聲音的獨特性,她寧可強調編曲、器樂才是她的音樂的重點……。
然後,她的 Live 一開始,就從 Lou Reed、David Bowie、Steely Dan……一路翻唱下來,我和妻簡直嚇呆了,派大的語氣間也有掩不住的驚訝。天哪,這是多麼蒼老的靈魂哪,明明是還沒成年的女孩子,音樂的調性竟是六零、七零年代的老搖滾,恐怕文壇以靈魂蒼老聞名的朱天心相較起來,也沒有這麼大的反差。
這麼滄桑的老靈魂,在這麼年輕的身體裡,她想做的音樂必然與主流市場格格不入,也不是他們所能想像的。偏偏她又與大廠牌簽了約,而且製作人擅做市場,更糟的是,製作人是她的父親。所以,Joanna 一再退父親的歌、配唱過程摩擦不斷、編曲想法完全不同、專輯中的英文歌還好,國語歌我和妻一聽簡直慘不忍睹、她在訪談過程中一再透露對首張專輯的不滿意……。這些糾葛,應該很容易理解。
簡直是一場災難啊。我羨慕她的年輕和才氣,尤其珍惜她刻下的這種狀態,尚未能夠熟習地融入「娛樂圈」,尚未有那樣多習慣性的設防和算計過的禮貌,不為甚麼地自信而又不自信。《Start From Here》讓2008的台灣流行樂壇有了一個漂亮的起點,對於Joanna,我們還有太多值得期待。
派大的文字一向含蓄,此段亦然。漂亮的起點,是的;值得期待,是的。我不懷疑她繼續做自己的音樂的堅持,只但願,她仍願意繼續面向我們——是的,她做音樂,不一定非要發片不可——,以及願意努力掃除橫亙其中的種種難題。
延伸閱讀
〈正值綻放的Joanna王若琳〉
Joanna 的歌單
關於singer-songwriter的一些些神奇碎片—訪問Joanna(王若琳)
〈Joanna Wang (王若琳), gigs, EP,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