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兜之……抖腳還是抖頭啊?
像是點頭狗的麥兜,看得頭都暈了。
skygram,skywalker 的迷你/個人媒體。Keep walking,skywalker!
關於 帕蘭薩斯大圖書館……
克萊恩的歷史是在巨大的歷史洪流中由永恆之人、帕蘭薩斯的阿斯特紐斯記錄的……。這些書籍被保存在帕蘭薩斯大圖書館裡並對所有人開放。
帕蘭薩斯城的阿斯特紐斯坐在大圖書館中的書房,依舊用著同樣清晰、鐵劃銀勾的筆跡記述著歷史;從諸神踏入這世界的第一天開始,一直到這本鉅作永遠閣上的那一天,這筆跡都從來沒有任何的更改。
阿斯特紐斯被稱為不受時光影響之人。傳說中他是第一個踏上克萊恩的人,也會是最後一個離開克萊思的人。
他記錄著所有逝去的歷史。他知道在過去和現世發生的一切。
Peace is a lie, there is only passion.
Through passion, I gain strength.
Through strength, I gain power.
Through power, I gain victory.
Through victory, my chains are broken.
The Force shall set me free.
—〈Sith code〉
There is no emotion; there is peace.
There is no ignorance; there is knowledge.
There is no passion; there is serenity.
There is no death; there is the Force.
—〈Jedi code〉
玲主編針對人該如何面對恐懼提出諍言,我想到前一陣子思索的仇恨——仇恨的出路是什麼?仇恨的源頭是什麼?
很自然的就想到 Yoda 大師的警句:
Fear leads to Anger. Anger leads to Hate. Hate..., leads to suffering.
貪心一起,就會與人計較、比較;比不上別人就會生氣,一生氣便會失去智慧、理智。
—《靜思語》‧證嚴
「是了,凱達爾試過害怕嗎?」
「有啊。」
「在戰場上掌握不到狀況時,那是任何戰士都會害怕的。」
「你們千萬要記著,真正的危險並不是遇上敵人,而是被恐懼感包圍的時候。」
「那時候要怎麼辦呢?」
「當你遇上不能理解的狀況時,你應該毫不保留的接受它,不躁不急的觀察它……再確保自己的位置。」
—《GUNNM》‧木城幸人
人,他就是人。
別期望所有的人都能無視於自己的不同,
而能在這種不安全感裡怡然自得。
或許你會說這是種墮落,但學不會尊重別人的心理,
對你而言不也是一種墮落嗎?
用真心期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遵循理想向前走,
更用真心接受有很多人為跨越心理不安全感而選擇與眾相同!
當抽象的價值規律,不合於活生生人類血肉真實的尊嚴渴望和生活需求時,不切實際的應該是這個抽象的價值規律,而不是內涵飽滿、具體鮮活的尊嚴與社會需求。「真理總是具體的」,這是20世紀最偉大的劇作家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向來喜歡徵引的列寧名句;真理也不會站在具體的尊嚴價值與社會需求的對立面,特別當這個對立面是抽象的價值規律時。
曼威‧柯司特認為,理論及意識型態敘事可以是工具,用來指導集體行動,但理論僅能是工具,「而且要根據經驗加以修正」,否則,如果錯把工具(理論)當目的(實際的生活),則所有的烏托邦理想都將導致恐怖的生活樣貌。柯司特進一步指出,相對成功的政治實踐總是在歷史的限制中向前走,不是跳躍前進,而是依社會演化的模樣進行調整,並接受人類行為緩慢轉變的事實及其漫長歷程。
也就是說,任何意圖劇烈改變社會現狀的理想和訴求,都要配合歷史的實際情況和步調,如果群眾明明跟不上先鋒部隊(知識份子)的步伐,知識份子卻仍然強行實踐理論教條時,他們「可能會成功並重塑社會,但通常是在壓制靈魂和折磨肉體的情況下完成。」
瑪露是碧娜‧鮑許舞團早期的重要舞者,伍國柱進學校時,瑪露的女兒也正好與他同班。有一天上芭蕾課,伍國柱繃緊了肌肉全神貫注做出平衡。此時,瑪露把手搭在他肩膀上,輕聲對他說:「你永遠不會成為巴瑞辛尼可夫,所以不要再試了,做你自己就好。」
一心想盡快趕上同學水準的伍國柱,繼續挺著他依然魁梧的身體認真上課,每位老師的期末評語都是說:「太用功了。」話語裡既有肯定又有惋惜。瑪露也沒滿意過。有一回,她忍不住又吼起來:「做這個動作有必要這麼用力嗎?我如何才能讓你放鬆?要不要我和你做愛?」瑪露的女兒就站在伍國柱身後。
「你只有一個身體,你不能改變你的骨頭,唯一的出路就是和它工作。」瑪露斬釘截鐵地說:「我要是再聽到你抱怨你的身體,我就再也不管你了。」
「我以前一直認為要成為一個舞者,就要有舞者的『樣子』,但這一剎那,瑪露讓我瞭解:我就是我,我不應該一直在技巧上追求,而是如何讓技巧成就『人』本身。」
關於大妹小妹的名字,大妹品伃,小妹品伶,願品伃有才,品伶有藝,平安喜樂,(澤被爹娘)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姓氏部分,秉持對父權社會一貫的反抗,響應民法親屬編修正條文的進步性,大妹小妹跟著媽媽姓。
鑑於現行法已無招贅婚制度,且實務對於現行條文所定「母無兄弟時,得約定從母姓」之適用產生爭議,爰參考各界意見,兼顧子女利益、家庭和諧、身分安定及交易安全之要求,將現行條文所定子女原則從父姓之規定,修正為子女之姓氏原則上由父母於子女出生登記前約定從父姓或母姓。如約定不成者:甲案(行政院版本)明定得請求法院依子女之最佳利益酌定之;乙案(司法院版本)抽籤決定之。另增訂子女變更姓氏之要件及次數限制等相關規定,以應實際需要。(修正條文第一千零五十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