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導演:André Téchiné
2003/法、英/Colour/95mins
紀錄:
2003台北金馬影展
IMDb: Strayed
戰爭改變了一切。
當公權力維繫的社會秩序隨著戰火焚燬,一個單親家庭遇上一名謎樣少年。生存的需求凌駕一切時,人性將會展露什麼樣的面貌?
對於女教師來說,中產階級的禮教是她的圍城,既範限了她的自由也庇護了她(對於未知)的恐懼,她在其中感到安全,但付出的代價是必須壓抑情感的表達。然而隨著公權力的崩解,她憑靠著的道德禮法失去了規範的力量,在崇尚生存現實的場域裡,不僅不合時宜,而且顯得荒謬又虛假。
帶著野性的少年展現不凡的求生本領,迅速征服了兄妹倆的心——既得到男孩的孺慕,又引起了女孩的情愫,也逐漸瓦解女教師的心防。然而看似率直的少年卻不如表面的單純,一舉一動都帶著詭異的味道。他巧妙地成為家庭的一份子,而且得到支配的權力——他建立起環繞著自己運轉的世界。
在與世隔絕的伊甸園裡,剛開始,原始的力量得到壓倒性的權力位階,嘲弄著文明的不切實際,然而文明的優雅(手錶、識字)仍吸引著他。隨著時間的流逝,兩者形成微妙的平衡,交織成佈滿猜疑、謊言、慾望、支配的感情羅網。隨著劇情的張力不斷攀升,感情終於以單純直接的方式找到出口。
然而,缺席的公權力重新回到執掌的地位。少年口中的寓言竟成為命運的預言,短暫的奔放終究幻滅。世界回復常態,彷彿只是一場夢境,實際上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只留下背對鏡頭、面容隱晦的欲望痕跡,見證了原始與文明之間的拉鋸。
[+] 繼續閱讀…
[-] 顯示摘要
導演:桑傑里拉班薩裡 Sanjay Leela Bhansali
2002/印度/35mm/Colour/181mins
紀錄:2002坎城影展競賽片/2002MTV亞洲電影獎
2003台北金馬影展
IMDb: Devdas
其實,只不過是一個通俗愛情故事而已,一則社會體制(階級)和人性私欲(嫉妒)聯手碾碎個人幸福的故事。
而且,說實話,故事拍得一點都不政治正確,炫耀著金碧輝煌的豪門,俊男美女不食人間煙火、不知百姓疾苦的大談戀愛,至死靡他/她……。
可是你看,影片才一開頭,家族成員互相通報德阜達將返家的消息時,那個行雲流水般順暢的、像變魔術一樣盤旋迴轉的(是的,坐第四排的我差點暈了)一鏡到底;一場又一場精彩無比,調度場面盛大繁複、華麗醉人的印度歌舞;德阜達瀕死時整個世界展現的強烈色調,醞釀出靜默又喧嘩的情緒……,你全身上上下下的細胞都告訴自己同一件事——好看,真是好看的不得了!你找不出什麼理由,講不出什麼道理,可你心甘情願被這些好看的畫面征服,
印度作為典型的男權社會,反映在影片裡的背景(BackGround)就是典型的——女人以出嫁、相夫教子為一生的目標,以及無所不在的大男人主義,甚至連影片都以男主角命名(Devdas)——這是背景,那前景是什麼?前景(FrountView)是——像是要反抗一面倒的壓迫/支配結構似的,幾乎每個女人的內在力量都強過男人。帕蘿與德阜達之間的悲劇的決定性因素固然是階級,但德阜達之所以失去所愛,潦倒一生,他個性上的懦弱顯然難以卸責。相較於社經地位不高的帕蘿主動爭取自己的幸福,優柔寡斷的德阜達屢次在關鍵時刻舉棋不定,逼得心碎的帕蘿忍不住脫口控訴,「你總在我挺身而出爭取自己權利的時候,才改變立場!」
與帕蘿結合無望後,借酒澆愁的德阜達仍抱著階級的優越感、道學的想法,對名妓嬋佐穆琪不屑一顧,視性工作者為自我墮落,而鄙夷其人格。但,「難道藝妓就不能有人性麼?」嬋佐穆琪犀利的辯護,顯示出更透徹的人性理解,在社會底層討生活的她,沒有因承受污名的評價,而懷疑自己作為人的價值,處於學識地位金字塔的德阜達反而淺薄傲慢,對人勢利而充
滿偏見。
甚至連看似天真庸俗的帕蘿的母親,都有著剛健的風骨和令人驚訝的寬容,雖然因受辱而負氣將帕蘿改嫁予望族,但自始至終都抱著尊重年輕孩子們的態度,對於兩人的感情總是支持多而反對少。在婚禮前夕——一切已無法挽回時——見到私會的帕蘿與德阜達時,眼神流露出的竟是憐憫,而不是譴責。人格寬厚,恰與獨斷傲慢的德阜達的父親形成強烈的對比。
除此之外,在影片中,對於性工作者有更進一步的著墨,根據習俗,女神慶典需要取藝妓家門前的一把泥土,作為慶典的重要供禮。受社會鄙夷的性工作者似乎在宗教中得到某種程度的尊重,顯示出其信仰進步的一面。但慶典時,帕蘿將嬋佐穆琪留下共舞,卻為眾人所不容,顯示社會保守力量仍十分強大。這既支持又排斥的矛盾,形成道德上的裂隙,不同於理所當然的貶抑,讓人無法視而不見,像是隱含了污名的平反的可能性。
至於片中的敗筆,過火煽情顯然是最大的致命傷,特別是眼淚,簡直多如繁星,無所不在隨催即現,真是嚇死人的多。剛開始還蠻能帶動情緒的,到後來就真的有些受不了。讓我想起首次去京都賞櫻的經驗,初見滿城的繽紛,在美感的震撼之下,心悅誠服的讓櫻的絢爛征服,恨不得一天又一天的看下去,直到花季終了。可才一連看了一星期,拼了命似的看,最後就感覺是在看杜鵑花一般,索然無味。果然,節制之必要,空白之必要。
哎,寫到這裡,帕羅的清麗面容又冒了出來,月光下的女人,月亮般的女人。她在婚禮上多麼堅強,又多麼的絕望。I have never seen,如此華麗又悲傷的婚禮。
Bravo!
[+] 繼續閱讀…
[-] 顯示摘要
導演:費里尼 Federico Fellini
1963/義/16mm/B/W/145mins
紀錄:1963莫斯科電影節大獎/1964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及最佳導演等三項提名
2003台北金馬影展
IMDb: 8½
《八又二分之一》讓我想起溫德斯的《里斯本的故事》,兩者同樣是對於電影本質的質疑、提問、探索。別於寫實的風格,《八又二分之一》採用超現實的敘事方式——等等,或許超現實並不是一個精準的說法,應該是想像與現實交錯互現,想像浸潤著現實,而在兩者界線消隱、交相融合時,「真實」浮現成形……。
故事從導演的夢境——一則逃離的、輕盈的隱喻——開始,在現實與想像兩個維度間展開,瑣碎的製片雜務、選角引發的複雜人際關係、投資人施加的賣座壓力、童年記憶、雙親形象、焦慮(所有的導演總是焦慮)、(企圖擁有一切的)欲望、逃避(現實)、謊言、婚姻危機……,拼湊揉合成夢魘般的生活。
在這個讓人想遠遠逃離的困境中,導演提出對電影的詰問:「電影應該如何?所為為何?」
他原本想要拍出一部電影,一部誠實的/包含全部一切的電影,來回應這個根本的問題。但到了最後,導演放棄了這個企圖,他知道:鉅細靡遺的影像收納終歸是徒勞無功的,因為,「拼湊(再多的)真實片段(也)不能構成感動人的電影」。導演質疑了電影的一切,詰辯之後,又再度找回初心。
另外,片中安排了一個評論家的角色,以劇場疏離的風格作為劇情敘事的對立面,就電影的象徵、隱喻、形上學……等主題,進行了一段辯證與詮釋,還挺精彩的。
[+] 繼續閱讀…
[-] 顯示摘要
導演:卡林艾努茲 Karim Ainouz
2002/巴西/35mm/Colour/105mins
紀錄:2002芝加哥電影節最佳影片
2003台北金馬影展
IMDb: Madame Satã
他曾是人見人怕,脾氣暴烈的硬漢,是功夫一流的打手,充滿陽剛的男子氣概,對「娘娘腔」不屑一顧,抱持著自己的正義原則,動不動就對人暴力相向。
保鏢打手的生涯終於在受不了老闆的剝削下結束,談判失敗後他洗劫了老闆,隨後被通緝,亡命躲躲藏藏一陣子,之後入獄服刑。出獄之後,失業而無所事事的他突發奇想,扮裝後粉墨登台表演,沒想到大受歡迎,觀眾如癡如醉,為之瘋狂,演藝生涯的康莊大道似乎在眼前展開。
在一次成功的演出之後,店裡突然闖入一名醉漢,毫不掩飾他對於男同與扮裝的厭惡,一陣咒罵與嘲笑之後,醉漢喊出充滿鄙夷與歧視的詞——「怪胎(Queer)!」——巴西的性別脈絡究竟不同於台灣,這個詞沒有浪漫的秀異色彩,只代表刻板的污名。
出乎意料之外,面對這樣的挑釁及侮辱,曾經桀驁不馴的硬漢竟然沒有拳腳相向,只充滿怨屈的吶喊,不明白自己的喜好沒有傷害任何人,為什麼得承受如此不堪的的對待,黯然地在醉漢囂張的嘲弄聲中走入暗夜。
然而,累積的歧視終於找到不幸出口,屈辱轉化成憤怒,他在住處找出了槍,穿過暗巷追上醉漢,槍殺了他。
似乎是宿命而理所當然的,傲慢自大的歧視者總是自視優越而貶低仇視他者,因無知而恐懼異己,招致被歧視者在人性扭曲下憤怒反擊,造就悲劇不斷上演。人類如此愚昧,逞一時之快排除異端,任仇恨在污名的澆灌下茁壯。
劇情於殺人入獄後結束,未再銜接自入獄後到當選扮裝皇后前的生命歷程,對於「莎塔」之名的由來也只有短短一句話簡略交代,感覺上剛進入劇情高潮就嘎然終止,留下草率的結尾,功虧一簣,十分可惜,連帶削弱了整體的氣勢與張力。
不過,就影片的其他方面,不足的打光、粗糙的影像粒子、晃動的跟拍,這些看似攝影美學的缺點反而具有一種獨特魅力,與演員渾然天成的自然演出方式構成巴西影片一貫的生猛質感,算是勉強補救了編劇的嚴重缺陷。
[+] 繼續閱讀…
[-] 顯示摘要
導演:亞倫派克 Alan Parker
2003/美/35mm/Colour/130mins
紀錄:2003柏林影展競賽片
2003台北金馬影展
IMDb: The Life of David Gale
像是一堂運動者的道德課。
一個罪證確鑿的謀殺案,竟在行刑前的短短數天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獲得死刑犯獨家採訪權的記者在採訪的過程中,逐步發現驚人的事實:原來辯護律師的差勁表現、獨家採訪的高額價碼、關鍵證物離奇的出現、以及「真相」揭露的步調,都是精心設計的局。而這個看似充滿陰謀的局外面,還有另一個局……。
當一切真相大白,所有正式/不正式紀錄都攤了開來,字幕掠過銀幕,我卻感受不到看完影片的放鬆感。不願相信這種結局,我全身戰慄,盤繞在心頭的疑問是,「什麼是理想?」,「反對死刑,反對生命被剝奪,能不能以剝奪生命來達成?!」
被判死刑的哲學教授大衛,在接受採訪的開頭是這麼說的,「這是我經過一連串抉擇後的結果。」
懷抱著同樣的理想,他們是提倡廢除死刑的 NGO 的成員,與贊成死刑的州政府對抗周旋,企圖搶救貼在辦公室牆上的一張張死刑犯照片,然而面對龐大的保守勢力,他們屢戰屢敗,死刑犯的照片一張接著一張的被劃上紅色的大叉叉,生命一條接著一條的失去。面對破碎的人生(罹患重症;醜聞纏身、家庭離異),他們竟以兩條人命作為手段,建構出一樁冤案來打擊州政府,凸顯死刑的危險——司法免不了誤判,死刑無法補救。
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以換取理想的實現,這無疑地是沈重的悲劇,但絕不是壯烈感人的犧牲,反而是道德的墮落、理想的背叛!設下圈套陷對手於不義,他們已不再是理想主義者,而是機關算盡的投機者。影片將近尾聲時的電視新聞片段裡,贊成死刑與反對死刑的兩造言論交替出現,只顯得極度諷刺與荒謬,反對死刑的立場在這件「反死刑的罪案」中失卻了自身的道德基礎,理念失去了崇高的正當性。剩下的,只有犬儒,只有虛無。
在哲學課的課堂上,大衛提及拉岡的理論,「你欲望的不是你的欲望物,你欲望的是你對欲望物的欲望。」這是一則隱喻,一則督促運動者不斷自我反省的隱喻——運動者在乎的究竟是理想本身,還是追求理想的感覺?
順帶一提,幾名大牌紅星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凱文史貝西犀利依舊,聰明、魅力十足且充滿活力。凱特溫絲蕾也有超出花瓶水準的演出,前半段的俐落剽悍和後半段的纖細易感揉合無間,個性轉變自然流暢,令人激賞。
[+] 繼續閱讀…
[-] 顯示摘要
導演:Gus Van Sant
2003/美/Colour/81mins
紀錄:
2003台北金馬影展
IMDb: Elephant
鏡頭凝望著天際,時間流動,人聲喧嘩,日光挪移。這一天與其他的日子並沒有什麼不同。One fine day,平凡的一天,不是麼?
那科倫拜的慘劇究竟為何發生?
(誠如 Matrix 裡睿智的祭司所言,我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可是我們要問的是原因——為什麼?)
似編織、似拼湊,以數個高中生的學校生活片段,交叉嵌合成一個看似普通卻令人驚心的一天,《大象》沈靜但專注地試圖處理這個難以回答的問題。相當令人激賞的是,面對這麼一個複雜的題目,《大象》並沒有使用煽情且毋寧是較簡易的戲劇手法,潦草的作答。作為一部「擬紀錄片」——這純粹是我給的定位——,導演以節制的鏡頭攝下影像,沒有口白、字幕,不加以評斷,只在關鍵時刻使用慢動作、模焦鏡頭、超現實聲響的配音,隱晦地揭露語言不能企及的訊息。這樣的內斂與真誠的態度,反而讓整部片擺脫劇情片的原罪,以「虛構」的答案毫不遜色的回應「真實」的提問。
在巧妙的安排下,高中生們的學校生活以多重時序推移著。他們在(近乎)同一時空下,如舞台劇般交會、對話、互動、或僅僅擦身而過,織就千絲萬縷的人際互動,呈現出高中生面臨生活的挫折、沮喪;學校行政人員對待學生既不信任又缺乏同理;無所不在的人際暴力;血腥的槍枝射擊電玩;應是平和的鋼琴曲卻流露出飽滿的憤怒;任何人(甚至高中生)皆可輕易取得槍枝……。
如果這天一如其他日子般的「普通平凡」,那慘劇的發生,大概就是不得不然吧。讀著影像中的斷裂、疏離以及隨之而來的冷漠,我想到黃武雄——台灣人本主義的先驅——的那段文字:
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都在參與者不明的黑箱中完成,殺人者沒有在行動的回饋中因良心的譴責而變得善良,也沒有反過來因習慣於目睹慘劇而變得冷血。他依然天真,殺死幾千百人之後他依然天真。他是空了心的殺手,他是最殘酷但猶不知自己殘酷的玩具兵。他嚼著口香糖,吃吃的笑著,唇紅齒白,殺人不知眨眼,他只是玩具兵,他不自覺的讓自己做為人的條件從自己身上抽離。
—〈聖誕節的煙火〉‧《童年與解放》
據說,片名的典故來自西方俗諺:「如果客廳裡有隻大象卻沒有人認真面對,再大的問題也將會麻木無感。」
[+] 繼續閱讀…
[-] 顯示摘要